社會組織

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組織 > 社會組織動態 >

中央社會工作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通知 加強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實踐基地建設

作者:黃山社會工作添加時間:2025-11-21查看次數:44

? ? ? ? 近日,中央社會工作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加強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實踐基地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支持推動建設高校與鄉鎮(街道)、村(社區)和有關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合作的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實踐基地。

??《通知》提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政治引領、協同育人、實踐導向、促進就業、服務社會的原則,建設功能完善、管理規范的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實踐基地,全面提升社會工作相關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推動社會工作專業教育深度融入社會治理實踐,為社會工作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專業和人才支持。

??《通知》明確,高??山Y合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培養需求,在有條件的鄉鎮(街道)、村(社區)設立實習實踐基地,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支持因地制宜建設高校與有關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合作的“行業特色型”實習實踐基地。支持高校與合作建設實習實踐基地的有關單位建立健全“理論學習+崗位實踐+項目實踐”培養體系。引導合作單位為高校應屆畢業生提供實習崗位,實現人才培養與就業需求的有效對接。鼓勵依托各類實習實踐基地開展社會工作專業培訓和繼續教育。

??《通知》要求,加強政治引領,將黨的領導貫穿實習實踐基地建設全過程,推動高校黨組織與合作單位黨組織建立協同工作機制。相關高校要加強投入和管理,規范有序組織社會工作相關專業學生開展實習實踐,建立年度考核評價機制。各地黨委社會工作部門、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實習實踐基地建設的監督指導,動態梳理本地區相關高校社會工作專業學科建設和實習實踐基地建設情況,促進經驗交流和信息共享。

中央社會工作部、教育部有關司局負責人就《通知》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請簡要介紹《通知》的出臺背景。

??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以實踐為本,切實加強實習實踐基地建設,對于提升學生的實務能力和就業能力,培養高素質社會工作專業人員隊伍具有重要作用。當前開設社會工作專業的高校很多都與城鄉社區、基層單位等合作建立了實習實踐基地,探索出很多有效做法和經驗。有必要從制度層面進一步加強整體謀劃和引導。同時,建好用好實習實踐基地,也是為基層治理充實工作力量、助力提高工作質效的有效手段。

??中央社會工作部會同教育部在總結各地、各有關高校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實踐基地建設經驗、征求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研究起草了《通知》。

??二、請簡要介紹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實踐基地建設的目標工作。

??加強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實踐基地建設,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政治引領、協同育人、實踐導向、促進就業、服務社會的原則,建設功能完善、管理規范的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實踐基地,全面提升社會工作相關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推動社會工作專業教育深度融入社會治理實踐,為社會工作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專業和人才支持。

??三、請簡要介紹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實踐基地建設的工作重點。

??根據《通知》部署,當前加強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實踐基地建設,重點有以下四方面任務。

一是加強基層實習實踐基地建設。高??山Y合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培養需求,在有條件的鄉鎮(街道)、村(社區)設立實習實踐基地,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積極選派社會工作相關專業學生參與調查研究、項目策劃等工作,協助開展困難幫扶、心理慰藉等,提高學生一線實踐能力,充實基層工作力量,助力提升基層治理服務效能。

二是拓展實習實踐服務領域。支持在社區治理、鄉村治理、信訪工作、新就業群體服務、職工幫扶、青少年事務、教育輔導、基層文化活動組織、禁毒戒毒、社會救助、老齡和養老服務、兒童福利、慈善事業、婚姻家庭、矯治幫教、社區矯正、就業服務、衛生健康、殘疾人服務等領域,因地制宜建設高校與有關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合作的“行業特色型”實習實踐基地。

三是建立實習實踐基地協同共建機制。支持高校與合作建設實習實踐基地的有關單位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制定實習實踐大綱,建立健全“理論學習+崗位實踐+項目實踐”培養體系。引導合作單位為高校應屆畢業生提供實習崗位,實現人才培養與就業需求的有效對接。

四是完善實習實踐基地功能。推動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發展,支持高校結合實習實踐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和單位培育發展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志愿服務組織、城市社區社會組織、農村社會組織,因地制宜打造服務品牌。鼓勵依托各類實習實踐基地開展社會工作專業培訓和繼續教育。鼓勵高校結合實習實踐工作開展基層治理重點難點問題研究,為制定和完善有關工作措施提供實踐依據和智力支持。

??四、為落實上述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有哪些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根據《通知》要求,將從以下三方面加強組織領導和支持保障。

一是加強政治引領。將黨的領導貫穿實習實踐基地建設全過程,緊扣“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目標,推動高校黨組織與合作單位黨組織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專業實踐各環節,在服務人民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等實踐場景中引導社會工作相關專業學生厚植愛國為民情懷,培養兼具政治擔當與業務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二是加強合作交流。支持有條件的高校與合作單位開展“一對一”或“多對一”結對共建實習實踐基地,實現資源共享、平臺共建、人才交流、項目協作。支持高校組建專家團隊,通過線上督導、駐點指導等方式,提供實踐課程開發、案例督導等專業支持。支持有條件的高校開發在線案例庫等數字化教學資源,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搭建跨區域實踐資源信息平臺,實現典型案例、優質課程、實務工具等優質資源的數字化共享。支持有條件的高校探索開展國際交流互鑒,提高人才培養水平。

三是加強監督指導。各地黨委社會工作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將加強對實習實踐基地建設的監督指導,促進經驗交流和信息共享。鼓勵各地黨委社會工作部門、教育行政部門、高校、合作單位等,統籌相關資金對實習實踐基地建設給予支持。相關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等加強對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的聯絡協調,推動提升實習實踐基地建設水平。相關高校加強投入和管理,規范有序組織社會工作相關專業學生開展實習實踐,建立年度考核評價機制,構建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社會組織

最新更新

熱門文章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导航_2022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_一区二区黄色视频_国产自国产在线观看